1996年,有个小孩子的家长在国内的一家德资车间工作。这个厂子没成立几年,效益看不出来,但是很难进。不是那种要求有多高,而是人满了就不招人了。
车间的起因是,某军工厂转为半民营后,持续引进的德国技术。德国人来服务的多了,干脆自己建一个厂子,做这家民营的上游企业,干五休二,每天工作时间9-12,14-17。
当天加班按时薪两倍工资,下班直接发放;
节假日8小时内三倍工资,8小时外加班5倍时薪。
工作期间,上午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下午有一个小时的茶点时间,各种水果和进口零食、咖啡饮料、牛奶、冰淇淋数不胜数,那个小孩儿周末最喜欢去玩了,整个周末在园区和办公区,基本上是小孩子的乐园。(当时市场上还是雪糕冰棍,厂区提供的是冰淇淋,小孩子第一次喝到牛奶而不是奶粉冲剂,就是在这个厂区)
为了迎接这样周末跑来玩的小孩子,厂区专门扩建修了一块地做游乐场、阅读室、花卉区和体育场(这块地没有做厂房和车间,全部都是中小学生娱乐学习区域)。小学生第一次读说岳全传,就是在他们的阅读室。老外养了很多猫,大概得有一百来只,散落在各个角落。对了,他的体育场比小孩子小学的操场都要大,唯一可惜的是没上塑胶跑道。
本来规划要做职工学校,后面发现当地政策不允许外籍办学,就把建好的教室当成展览间,有产品的,有企业形象的,更多的是各种模型,有男孩子喜欢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有女孩子喜欢的各种布偶和动画形象,还有一个礼堂,每周末晚上连着三天放电影,后面因为放电影被点了。
过节休假,没有调休只有加班,且有300-500不等的过节费(96年的300-500),中德两个国家的节日都有,加班费用和周末标准一样。
每月工资发放时间,不是这个月最后一天,就是倒数第二天,从来没有到下个月发过。
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什么保险,他们和当地一家医院签订保障合同,多少费用以下公司报销,多少费用以上公司承担70%
你没看错,是70%!
全员工装,每季度两套。等小孩子长大了发现父亲还有工装没拆过,是彪马和斐乐!!!
公司有班车,接送上下班,后来发现冬天时候,很多小朋友会趁车去上学,就买了一辆校车接送职工孩子。
厂区给餐补,在食堂吃饭的话,早中晚都有,如今看来是普通的职工餐,五六个菜,在当时那叫大鱼大肉。不在食堂吃饭的话,第二天会支付第一天的餐补。每晚七点钟把剩下的炒菜分份打包好,放在门卫室的冰柜里,让加班的人领回去吃,这个是免费的。
厂区不大,听小学生父亲说,只有二三百人,最关键的是,没有厂长,没有主任,好像没什么领导层,只有四五个老外算是小组长,厂区权利最大的是那五六个翻译。所有的任务挂在每天园区的阅读栏里,车间进门口的黑板上也有,所有人各司其职。
后来在一个冬天,听说某个部件被偷,老外派人回国引进新设备。在部分老外回去后,留守的老外继续保持日常工作安排,在一个周末放电影,据说是放了不利于团结的,被抓了个现行,全厂被封。
等到回国的老外把新设备从国内运送过来后,留守的和返回的老外被认定为XX罪驱逐出境。
新设备留下来了,据说丢失配件的那套老设备是6.0,引进新设备的版本为7.2。
设备留了下来,据说是什么5500,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是干嘛的。
因为老外没了,一个不留。
第二年该半民企业转型为纯民营,有几个工人加入到里面做了中层领导。
第三年以低价收购了德国厂子,推平了所有活动区,盖起了大工厂,越做越大。
第五年,这个民企倒闭了。
而新设备自从老外离场后,就再无人会用,一直放到他初中毕业,还在原地扔着。民企都没了,那个超大型设备还在原地丢着,上面盖着密密麻麻的防水布,据说螺丝什么的丢完了。
上了高中,某天回去,心有所感去看看设备,发现锁在高压电塔下的设备没了,问起来没人注意……
后来他长大了,才知道那家外资工厂,生产的主业是光感件,附带生产一些大中小和超大型油墨打印机,偶尔接一些镜头和光学信号仪的订单。
再后来,民间已经没有这个单位的消息了。
德国工厂的工人为什么愿意在同一家工厂里干一辈子直到退休? - 哐哐两拳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2154846/answer/35159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