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身边老人去世好像比往年多很多」,称肯定会多,这一点我们要承认,老年人感染新冠该怎样避免重症? - 晨星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220792/answer/2826633154
这篇采访非常精彩,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央视采访马科长的经典视频。
这次接受采访的焦司长和童院长,本质上就是当年的马科长,既不能否认问题,又不能暴露问题,还不能让人觉得问题出在自己和领导身上,更不能直接开骂“老子有啥办法”,最后结果就是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更精彩的是这一次记者的对手戏也非常出色,既体现了专业水准,把该问的都问了,有些问题甚至非常尖锐;同时又体现了高超的政治素养,点到为止,不该问的不问,但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留给观众解读。
比如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有没有摸过底,资源能不能满足需求?
从观众角度来说,这里似乎就暗含了质疑受访者准备不充分之意,对记者好感+1。
焦司长怎么回答的呢,她说我们做了哪些哪些预判和准备,比如“截至2022年12月25日,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发热门诊超过1.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超过4.1万个。"
记者提问的关键,其实是在后半个问题“能不能满足需求”,而焦司长回答的重点则在前半个问题“我们做了哪些摸底”,可以说是避重就轻。
老百姓根本不关心你发热门诊是1.6万个还是16万个,关心的是够用吗?
焦司长其实心里很清楚够不够用,但是又不能直说,只能通过绕圈子,回避这个问题。
但记者没有被绕开,继续追问:这些能不能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
焦司长避无可避,只能说“仅靠这些肯定还是不够的”,但随即补充:体育馆、方舱医院也开设了临时的发热诊疗点。然后话锋一转,说“救治的压力开始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的科室传导”,相当于想把话题从轻症转移到了急重症治疗上。
这里记者很默契的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追问“有了这些临时发热诊疗点,就能满足需求了吗?”,事实上也没法追问,再问下去就没法回答了。
焦司长看似答非所问、转移话题,实际上已经从侧面上回答了问题,同时又没给自己挖坑。
问题转移到急重症之后,记者的问题还是一样的:这方面你们摸底了吗?资源能满足需求吗?
而焦司长的回答还是前面那套,我们摸底了,也准备了,“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例,开设综合救治病区15个,开放床位538张,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全力收治¨C11C感染急危重患者。”至于能不能满足需求,还是不回答。
¨C12C
这次的回答者换成了朝阳医院的副院长,他这样回答:刚开始那会儿医务人员阳性多,医生、护士不够,作为医务人员我觉得也能充分体会到现在的疫情在吃紧。
这个回答既没有说能,也没有说不能,也是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C13C
焦司长接过问题,不理会这个“言下之意”,说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提问和回答的技巧,记者问“怎么办”的核心目的,是想知道“通过这些办法能不能解决问题”,而对回答者来说,既然你没有直接问能不能,那我就正好干脆不回答,只要说我干了些什么就可以了,至于说干了这些能不能解决问题,就无所谓了。
当年马科长说的是“提高装备水平,做好节能减排,搞好循环经济发展”,如今焦司长说的则是“做好资源统筹,分级健康管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C14C
焦司长没有正面回应,说确实有很多药品不足的舆情,之前我们也想把药准备充分,但还是供不应求。这个回答其实就相当于把记者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我个人理解为这是一个缓兵之计,一方面为整理思路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先表个态:我们已经尽力了。(这类采访在开始前肯定会有个提纲,双方也会提前准备,但实际过程中不一定完全按照提纲走,提问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所以出现措手不及也很正常)
¨C15C
焦司长这时候应该已经理清思路,正面回应:第一老百姓抢药、第二产能来不及跟上、第三药厂很多人感染。
这个回答看上去有条理且符合逻辑,记者也就没有再追问。当然如果要刨根问底,还可以问“为什么不提前扩大产能”,但显然记者必须要收住了。
¨C16C
这次是童院长回答,主要是两个意思:第一承认比往年多,第二从比例上来说,似乎并不高,但是分母没法统计。
这里我觉得已经不用分析了,能承认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C17C
焦司长说现在可能是最困难的时期,“病毒传播一定有它的¨C18C,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总会越来越弱,我们通俗讲就是说传不动了。”
这个回答很巧妙、也很正能量,而记者也恰到好处的没有进一步追问:新的¨C19C,会不会掀起新一轮传播高潮?
¨C20C
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像做¨C21C的节目方式,但这次我觉得还是要为记者、受访者、制作方和审核者点个赞,他们在各种压力和规则之下,通过这种方式给观众传递了很多信息,更重要的是给了大家一个情绪出口,让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骂一骂,或许多少能释放点心中的¨C2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