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Paper.Today WallPaper.Today
  • 首页
  • LOL
  • Pixiv
  • 人像
  • 视频
  • Zhihu
  • About
    • 提示
    • 未分类
  • Sitemap
  • 0

抗日战争中,日军为什么使用添油战术而不是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Nono
1 年前

你还想要侵华日军集中多少力量来打败中国?

1937年日本陆军24个师团,21个在中国战场

1938年日本陆军34个师团,32个在中国战场

1939年日本陆军40个师团,34个在中国战场

1940年日本陆军49个师团,38个在中国战场

1941年日本陆军51个师团,有35个在中国战场战场,占总兵力68%

1942年日本陆军58个师团,有37个在中国战场,占总兵力63%

1943年日本陆军70个师团,38个在中国,占总兵力54%

1944年日本陆军有99个师团,38个在中国,占总兵力38%,

1945年日本陆军有169个师团,53个在中国,总兵力为186万,占海外总兵力的50%

(1937-1941,中国是唯一一个单独对抗日本法西斯的国家)

——————

这叫舔油战术?

即使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场从始至终一直保持了军事存在,对日军的进攻做出了反击,并互有输赢。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战果,维持了战线,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

始终牵制着大量的日军精锐部队

比如1943年终配置在中国的鬼子师团,华中的3、13、116师团、华北的坦克师团,不是精锐部队?更不要说驻在东北的1、8,9,10,11,12,14,23师团了。可都43年底了,这么多精锐师团都不在太平洋,却在中国

第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这些精锐的常设师团都跟中国军队作过战。其中战斗力最强的第2、3、5、6、9、10、11、13、18师团都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重创,伤亡大半

讽刺的是,在中国战场遭受严重打击的第5、9、11师团(更不要说序列号20以外的师团),反倒去了太平洋等战场后,损失小多了。特别是第5师团,在太平洋战场再未遭受类于忻口、临沂、台儿庄、昆仑关那样的令整个师团举步维艰的苦战或耻辱,反而战绩辉煌,与第18师团一道,以少胜多,横扫马来亚,在新加坡俘虏英军8万,造成大英帝国历史上最具侮辱性的失败。

那个18师团,后来与另一后起之秀第56师团都去了缅甸,这两师团是闻名东南亚战场的一等一的虎狼之师,绝对的精锐,昭和参谋辻政信认为它们的战力,远在老牌精锐第2师团之上。它曾这样对比:“勇兵团(即2师团)不像龙(56师团)、菊(18师团)喜爱打架,是忠实厚道之师团。看其战报,又不像龙、菊兵团,充满美辞丽句,似坐在椅子上观看战场话剧一般;此师团则平平凡凡,毫无夸张形容文词”。

而第5和第9师团,这两个在整个太平洋战场都没受到什么挫败,恰恰在中国,蒙羞多次,而且遭受伤亡大半的打击

当太平洋上的战火已经燃烧到这般程度的时候,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1943年年终日本配置在中国战场上的陆军,以25个师团13个独立旅团1个坦克师团为主体,共有战斗兵力60余万,加上驻在满洲、朝鲜(常驻朝鲜的日军只有1个师团左右),以及后勤人员,总达200万以上的庞大数目”

-----------日本历史学研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1962年商务印书馆版本,第432页

日本历史学家藤原彰在其所著《日本近现代史》中写道,“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

43年底,驻关内的日军师团如下:

华北8个(26,35,37,59,62,63,69,110师团)

华中14个(3,13,22,34,39,40,58,60,61,64,65,68,70,116师团)

华南1个(104师团)

注:未算入在太平洋战场(滇缅)与中国军队作战的第2、18、56师团

44年底,关内日军师团:

华北8个(59,63,69,110,114,115,117,118师团)

华中15个(3,13,27,34,39,40,47,58,60,61,64,65,68,70,116师团)

华南2个(22,104师团)

注:尚未计入在太平洋战场(滇缅)与中国军队作战的第2、18、49、53、56师团

45年,关内日军师团:

华北5个(47,110,114,115,118师团)

华中18个(3,13,27,34,40,58,60,61,64,65,68,69,70,116,131,132,133,161

华南3个(104,129,130师团)

注:尚未计入在太平洋战场(滇缅)与中国军队作战的第18、49、56师团

(以上师团分布,引自天涯论坛煮酒论史《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师团分布情况》

从上可知,1943年底,在关内作战23个师团(还没把第3坦克师团及滇缅日军各师团算进来),100序列之外的只有3个!更何况这3个师团中的116师团实际却是日本陆军界的后起之秀,是标准的甲等师团!不仅作风凶悍,战斗力过硬,而且以擅长苦战、攻城闻名。

1944年底,在关内的25个步兵师团,100序列外的只有7个。

1945年,也就是日本完犊子的这一年,在关内的26个步兵师团中,100序列外的也不过12个,堪称八年抗战最高纪录,却也占比不到一半!更不要说1937---1941年期间,100序列外的师团更是寥寥了!

太平洋战场的日军,即使是甲种师团,在参战人数、装备、物质保障上水准极差,往往沦落为讨饭师团、乞丐师团,顶着甲种师团的空头番号,有其名而无其实,综合实力多还比不上中国战场的乙种师团。

以中国战场日寇第23军为例,它下属各师、旅团虽属二、三流的资历,但在44年的战事中,人均物资配给高达4吨之巨,如此奢侈的物质供应,太平洋哪支精锐日军望尘可及?所以,只有中国战场,才有真正的甲种师团

日军所谓甲种师团也远没有像什么“最终几乎全部命丧太平洋”,也就是第1、6、8、10、16、19、20师团这7个属于被美军歼灭。而在中国人手里遭到了大半损失,也就是“全灭”级的甲等师团,则有3、5、9、10、11、13、18、27、56、116师团。另外第2、6、14、20师团遭到重创

就算是被美军吃掉的甲种师团,质量还很次,远不能与中国的同类部队相比。以日军第1师团为例,这个编号,算是绝对的贵族师团了,但在太平洋战场参战才13542人,远远达不到2万多兵力的数量,哪怕全部死光,仍然比不了在华死亡各达2万多人的3、13师团。

还有第19师团,在太平洋参战才17564人,远不满员,而且全师团配枪才约6千支。另外第8、10师团,配枪都在8千支以下。还有那个损失于英军之手的第15师团,看着像甲种部队,毕竟是20序列之内的师团,实际才是个丙级师团。

太平洋战场中后期,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甲种师团了。为什么?一是军人体质,二是武器和给养,都严重缩水。日本被中国战场放血四年,生活水平剧烈下降,优质兵役人口大量损耗,兵员素质越来越差。

1938年,日军新兵人均身高1.65米,体重56公斤,1941年分别减到1.49米、50公斤;到1943年,则分别降至1.46米和47公斤。1943年入伍的新兵,如果按抗战初期标准,合格率仅为10%。战争后期,日军士兵体格下降到这个地步,开个玩笑,相比侵华初的甲种师团,如今只能称为“假种师团”了

中国战场的日军被揍得不狠吗?综合八年,又有哪个战场能与中国比日军师团的数量与质量?至于部队质量,中国战场的日军在装备和物质上明显傲视太平洋战场的鬼子部队。

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菲律宾投入兵力最多,光陆军就派去50.3万人,其中主力部队33万,人数是不少了,但配备的火力呢?才仅有步枪 131940、轻机枪 4622、掷弹筒 3280、各类火炮830门,重机枪 994架,225辆坦克战车

抗日战争中,日军为什么使用添油战术而不是集中力量侵略中国?-WallPaper.Today

而中国战场上,光是关内就有105万日军,在日本投降时,向国军缴械的约90多万人,根据《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受降报告书》的记载,这些部队配有68万支步枪,30961挺轻、重机枪,各类火炮与掷弹筒12446门(其中山、野、榴、加农炮2400门以上),坦克装甲车456辆。按平均数字计算,侵华日军步枪、机枪装备率超过驻菲日军约一倍,中型、重型火炮数量也压倒后者。

不论番号,还是装备,中国战场的日军都要压太平洋战场一头!

很多人尴吹美国的原因,因为美军在太平洋击毙了一百多万日军呢,消灭了联合舰队

对,谈人数当然大于中国战场

但日军真正的精锐早在1937年-1941年就已经基本上战死在中国战场了,因为前面提到过,太平洋战场中后期,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甲种师团了

太平洋战争的中后期,美军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部队在守岛呢?

由老弱病残和残疾人所组成,已经无法同38年的侵华日军相提并论

大部分怎么死的呢?

面对美军的炮击和封锁,小岛上饿死,大岛在掩体里被震死

至于整个二战中国的歼敌数量少

按照日方统计,在中国关内战死的日军的43万5600人。

在法属印支那 仏領インドシナ 7900人。

在缅甸 ビルマ・インド 163000人。

中国战场总共消灭约698900人.

————但真实数字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这里的数据不包括受伤和失踪的人数。另外直到战争结束,日本在中国战场依然保持了接近170万的陆军(包括东北,台湾),里面包括了近半的所谓甲级师团。而另一半被调到太平洋的所谓甲级师团先不说武器装备是否还能算精锐,他们在岛上除了被舰炮洗地和当炮灰外,也就没有什么其他成就了

再来说军费,很多人的辩论,所谓日本侵华期间的经济倒退,并非战争负担所致,所花军费也并非大头用于侵华,因为日本海军很花钱,而且侵华的同时,海军正进行巨大的军备扩充,像超级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的建造,就在这期间。以贬低中国抗战的作用。较之于历史材料,这些歪论完全不堪一击

根据日本学者纐缬厚摘取的大藏省财政史室编的¨C11C(东洋经济新报社1955年版)第四卷显示,侵华战争开始的1937年,日本的军费开支32.7亿日元,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达69%。这其中,仅仅直接用于对华战争的“临时军费”就占了25亿日元(引自铃木晟¨C12C东京。讲谈社。2013 )。

海军军费呢?网上查到的索引:二战前日本海军舰艇建造价格及完成情况 显示,1937年、38年海军预算分别都只有6.8亿日元,比起同期对华直接战费来,是一个很渺小的数字。39年度,海军军费8.26亿,40年10.29亿,41年,日本军费开支已飞升至125亿日元(纐缬厚),而海军军费也才占其中15.49亿日元。这个索引虽然没有提供数据的详细出处,但其数据丰富,其中许多可以从别的记载中得到佐证,因而有相当可信度

38年2月,日本政府提交的下一年度(39年)军费预算追加案,军费总额包括陆军“临时军费”32.5亿,海军临时军费10.43亿,两军预备费5.5亿。(《昭和财政史》卷4 临时军费)

39年3月,又通过第二次军费预算追加案,陆军临时军费31.4亿,海军临时军费8.12亿, 两军预备费6.5亿(大藏省 自昭和12年7月至昭和21年2月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始末)

40年3月,第三次军费预算追加案,陆军临时军费29.7亿,海军7.37亿,两军预备费7.5亿。另外还有临时陆军材料资金特别追加0.7亿(¨C13C卷4)。

41年,日本军费开支已飞升至125亿日元(纐缬厚),而海军军费也才占其中15.49亿日元

更何况,日本海军,就与对华战争无关了?侵华战争期间,日本海军的精华------海军航空兵大量参战,做为贵族化军种,海航是极度烧钱的。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空战、轰炸等任务上,日本海军航空兵都是主力,压倒陆航。比如1940年5月至8月,日本海陆航空兵联合对我国重庆进行长达4个月的惨无人道的大轰炸,海军航空兵出动架次达2573,而陆航才只出动可怜的497架次 (见《大东亚补给战》第6章)

在37---41年中,中国的抵抗,即使按日本的数据,也击毙日本海军航空兵各类人员达2400之多,击落日海航各类飞机554架,击伤615架(录自高晓星《历史教学月刊》98年¨C14C),另外炸毁于地面的海航飞机亦数以百计(光是1939年汉口大空袭就报销各类日机约200架-----这一数字取自日本王牌飞行员,当时亲历者¨C15C回忆)。

更重要的是,其中击毙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精华:飞行员、空乘组人员达828人。一大批日本海航培养的佼佼者,像¨C16C、新田慎一、潮田良平、南乡茂章、轰炸机之王¨C17C大佐等均被中国击毙。这对日本海航后来的发展,无疑是巨大损失。要知道,早期日本海航的飞行员,都是在油料较充足,规模较小,按精兵模式培养出来的尖子,一旦损失掉,短期内很难培养出来。

成为太平洋海战转折点的¨C18C,日本海航不过战死100多飞行员,就元气大伤,从此之后,海航规模虽然越来越大,飞行员越来越多,但质量也越来越水,被美军飞行员轻松虐菜。

即使是日本海军的水面舰队,介入对华战争的规模也相当大,因为中国海岸线漫长,要封锁中国,就不得不布置大量水面舰艇。所以,日本海军先后派出了第2、3、4、5舰队的庞大阵容,组成“中国方面舰队”还配备海军陆战队。仅仅驻广州的第2舰队,就有13艘重型¨C19C、2艘轻巡洋舰、35艘驱逐舰——英国 David wragg 著《太平洋大海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对华战争的海军兵力就达8万之巨,就当时日本海军总体规模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即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驻中国的兵力仍有6万3千人(见《军事历史》92年第5期)。仅仅截止1941年末,日本海军在中国战场就毙命7700多人-------日方文献原话:“本表数字には、朝鲜人、台湾人、军属、支那事変戦没者/陆军181000人 海军7700人を含む”。)

日本海军的军费,一部分要用于对华战争。特别是对日本海军宝贵的油料消耗,尤其巨大。因为侵华战争,日本海航是空中主力,所以是油料消耗的大头。

“在对中国的战争中,其空中力量耗费了大量的燃料,在这之后,被迫‘命令工厂减少使用燃料37%,轮船减少使用15%,汽车减少使用65%’。这种状况对日本人来说更加不可忍的"

--------保罗.¨C20C《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 92版第378--379页

¨C21C日军战死近50万,海军就占了10万多人。而且,日本侵华前四年海军是赔本的,被压缩了经费与燃料的自用空间。反倒是太平洋一打起来,燃料暴富,以战养战,要说间接因素,日本在太平洋运力不足,运舰不足,都可以从中国战场找到根子:得到的经费与资源材料被严重压缩。

如果中国战场的日军一旦能抽身,对太平洋战场将意味着什么?罗斯福总统的参谋¨C22C就直言:“中国抵抗的失败可能导致美国在太平洋战败”(出处:Ibid;pp.229.230.

1937--1941年,日本是以倾国之力攻击中国 ,在物质上,日本政府将大部分军费投在了中国战场

1937—1941年,日本侵华战费支出为377.58亿日元,占大东亚战争期间(1937-1945)的日本陆军总预算914.5亿日元的41.3%,也就是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4年的侵华战争,就消耗了日本陆军近一半的军费!严重制约了日本军事实力和经济的发展

二战期间日本全部军费支出对比:

1942年中国战场占32%

1943年中国战场占44%

1944年中国战场占64%

1945年(4--10月)中国战场占54%

>>>>>>————以上均见¨C23C日本 纐缬厚 第195页

看看太平洋战争前的日本国内,被中国的抵抗搞到什么地步

让侵华期间的日本老百姓家庭自己说话,从它们境遇的变迁,看日本社会因侵华战争陷入的惊人绝境:

  不久前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上市的新书 日本著作¨C24C,作者小熊英二 以切身见证者描述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因为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使日本国力大损,日本社会的迅速衰败状况,以及他们一家生活境遇的绝境。

  作者描述,37年之前,他们一家虽说和日本其它平民一样,吃不上什么肉,洗澡用水都困难。但生活总还算太平,一家还是过得其乐融融,充满生机,当时。作者父亲作为家中的小儿子可以上学、学下棋、看¨C25C、下戏院看武打戏,每周还看两次电影。作为一个成绩不好的中学生,甚至也开始关注报纸上的国际新闻,比如¨C26C一类。

  而且当时日本经济繁荣,东京大街上开满了各类食品店、生活服务店。作者父亲家虽是贫民,却因为经济景气带来日本社会升学率大大提升的好处,也能上得起中学,交昂贵的学费。
 

 但从1938年(昭和13年)开始,东京等城市街头就开始渐渐看看不到出租车了。他们一家是开日本饭店-----炸“¨C27C”(日式炸鱼)维生的,可是很快就难买到汽油以生火了,只能用焦炭。
  

到1939年,连炸天妇罗的食用油与鱼都很难买到了。他们街上的商店,连红豆汤也买不到。39年(昭和十四)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C28C。除了政府规定的约十万种商品的公定价格外,只能由“业者组合”商议并通过官方许可设定协定价格,贩卖者不得自行设定价格。11月,全国开始强制配给制,连衣服、稻米、木炭都配给

1940年更从日本首都开始,连火柴都要配给! 可因为物资极缺,加上有限的汽油大量消耗在中国战场,日本国内的物流基本已垮,日本民众即使持有配给卡,去官方设的配给所也经常无物可配。“就算持有配给票或米谷存折,到配给所却无物可供配给,这样的事情频频发生”。而且开店的,要与同行业的冤家一起,被政府强制加入区域性的“行业组合”,比如他们家开天妇罗店,就要加入“天妇罗组合”。
 

 回到家呢?做为居民,在家庭生活的消费方面,还必须与邻居们一起被强制加入“町内会”或“邻组”,否则“就无法获得配给”。
但是即使如此,“与实际家户数相比,配给量往往不足,而且也发生许多需要的物资无法取得、却配给了不需要的物资的供需失衡状况”
 

物资本来就不足,而战争加剧了日本社会的全面腐败,有关系的人,特别是军方关系的人,与邻组长或组合长勾结,将有限物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拉到黑市卖高价牟利。平民却求告无门。
  

它们“大肆进行物资买卖。这种情况更招来人们的强烈不满,街头巷尾甚至流传着‘这世道有星星(陆军)有船锚(海军)有关系就有头有脸,只有笨蛋们才需要排队’这样的川柳(川柳,日本的一种文艺形式)”
  

该年,作者家的店子彻底关门歇业,因为啥都买不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商店都倒闭了”。作者所在街区,只有卖棕刷与扫把的店子才不倒闭------而在侵华战争前,他家附近开满了各类“蔬果店、豆腐店、煤炭店、药店、澡堂”以及“洗衣店、寿司店、咖啡馆、书店等”等等! 而且,30年代初东京每16户居民就有1家蛋糕店。

“想上街吃顿饭几乎不可能”。   甚至人们“一听到消息说哪里的商店进货了,大家的眼睛瞬间都亮了起来”
 

 而日本社会原本大量的活跃的私人企业,也几乎全军覆没:“非军需企业不是转业就是倒闭,而财阀系统的军需企业,则朝着整并与统合迈进”
 

 39年秋,日本越来越依赖外来进口米,甚至进口日本人吃不惯的东南亚的长米。即使这样米也不够吃,只好吃小米和小麦。 最可怕的是,日本国内什么都得靠“关系”,没有陆军、海军等军方关系的平民,在配给所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我不认识你,所以不能卖米给你“

书中进一步写出日本国内经济各方面濒临的绝境:

“都会区除了粮食不足,也缺乏运输能力,各地方的物产往往只能留在产地,无法流通”。

  除了吃饭困难,中国的抗战还沉重打击了日本富人的生活,因战况僵持不下,日本兵力奇缺,所以劳力越发紧张,国内劳力被强制重新配置,最后搞到因没有劳力,日本的咖啡馆与洗衣店也倒闭了,一切为大城市中产阶级服务的商店全部消失了。

因为这样的变迁,作者一家,家庭成员纷纷病亡,从佐吕间送来东京的兄妹四人,有三人病死。死因呢?作者认为除了工作紧张,"战争体制下的营养不足与生活不安定(破产、失业)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他们死亡的原因"。

--------------综上所述,日本国内的经济民生因侵华战争持续,发生怎样的惨剧,如果战争继续,日本不垮还能撑多久?

由于中国战场对日本国力和经济的沉重打击,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已经在中国战场耗尽了一切,是一只手捂住另一只不断流血的手臂,被迫进入了二战的舞台!

再来说说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首先要明白原本纵容日本侵华的美国,为什么突然转而对日本搞 “禁运”

原因很明显:日本侵华亏惨了老本,经济濒临崩溃,购买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能力已近于枯竭,到1941年,按美国驻日大使的说法,日本可用于支付的外汇只相当于2万德国马克。(约瑟夫。C。格鲁《使日十年》)

这样的绝境下,日本当然会打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的主意,特别是法国与荷兰,都在欧洲亡了国,而它们在亚洲却还有广阔的殖民地,众多的被统治人口,有食之不尽的大米,采之不竭的石油、铜,锡、铁、镍,割不完的橡胶,这些都是战争机器必须的物资。

日本开始威胁法、荷,40年干脆出兵强占了法属越南北部。而西方阵营在东南亚的共主美国,自然有唇亡齿寒之感,苗头不妙!美英原本把中国当成东方版的埃塞俄比亚,根本不是日本对手,一心牺牲中国,以此换取日本北上攻击苏联。一如英法在欧洲牺牲捷克、波兰,以祸水东引一样。然而事与愿违,日本深陷泥潭,哪还去有余力去招惹苏联?“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以对华用兵故”----¨C29C。

眼看日本转而对西方的奶酪动歪主意,美国这才感觉不妙,只得转变态度,开始警告日本,日本呢?像是红了眼的赌徒,哪吃这一套?跟老美互别苗头,美国只好拿禁运来威胁。日本干脆孤注一掷,兵发东南亚,抢钱抢粮抢娘们!!这才有了珍珠港事件

-------说到底,日本打珍珠港是中国军民的殊死抵抗给逼的!说出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很难吗?

中国战场久拖不决,资源日渐枯竭的日本发动了对东南亚英美殖民地的进攻.新的战事迫使大本营改变了中国关内军队的作战方式,从命令可以看出日军将转入守势,而主要原因是此时补给已经无法再支持日军展开如之前的大规模战争了, 补给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了中国战场中的日军,作战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日本大本营对于中国派遣军的战略部署

如果中国战场没有演变成持久战,日本是不会和美英开战

因为中国的坚持抵抗,使得英美考虑到本国在亚洲的利益,开始援助中国

再对比一下日本人自己的看法,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日本与美国开战是日中战争所不可避免的结果。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是近代日本从未经历过的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而且是看不到终点的使日本陷入泥潭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兵力与军需品消耗严重,国内经济衰退,国民生活日益贫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试图通过侵略东南亚掠夺资源,以打破这场战争的僵局,因此日美战争是日中战争的扩大。"

----------藤原章

为摆脱这一困境,主动缩小和结束战争,军部在1940年度陆军预算中,决定将驻华兵力从85万缩减到50万,以此扩充军备。这期间,英、法、荷等国在欧洲战场失利,日本国内立时沸腾起来,认为这是南进的大好时机。1940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北部印度,缔结¨C30C。日本公开与美、英、荷为敌,成为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线。

---------桑田悦、前原透¨C31C1982版

“侵华战争事实上的失败,是导致对英美战争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就是,在对中国之战的胜利期望消失的时候,日本寻求利用所有的战机,以图延迟战败的到来”

-----------《何谓中日战争?》日本 纐缬厚 第199页

"¨C32C"仅仅只过了一年,日本的国力就已经达到了极限.大量的战争物资的需求挤占了民用工厂,日本的民用船舶在全面侵华前有很大发展,由于动员令使得发展立即停滞.从武器生产来看, 工业系统动员率从 1938年的 12% 至 1939年的 16%, 太平洋战争前夕1941年的 30%, , 1944年 则高达58%, 而美国在整个二战中最高动员率为 42%.

持久的侵华战争所需的物资大大透支了日本的国力.于1937年达到巅峰之后骤然衰退.而同时武器的生产也随着国力崩溃而瘫痪¨C33C

中国战场的久拖不决也导致日本国民生活和生产水平也是直线下降

大米和盐的供应情况:¨C34C

全面侵华以后,日本粮食供应持续下滑,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更是直接跌倒最低值,期中有气候的缘故

1940年不仅本国的民众生活更是直线下降,饭桌上难以再看见大米. 中国战场上日军也已经面临补给供应的问题,日军的窘迫在藤原彰<¨C35C>中也有体现-驻扎华北的日军需要自己去村子里面"征用"粮食来满足补给,颓势尽显.¨C36C

答案是:没有

国防資源の調達や軍の自活確保で軍票乱発

通貨流通量

出典:「『大東亜共栄圏』経済史研究」など

大東亜共栄圏という占領下で、アジアの民衆は生活基盤を破壊する破滅的なインフレーションにもさらされた。「南方占領地行政実施要領」で掲げた重要国防資源の調達や現地軍の自活確保のため、日本が軍用手票(軍票)を乱発したことが、主要な原因だった。

日本は中国大陸では既に「通貨戦争」を展開していた。植民地の朝鮮と台湾に続き、傀儡政権の満州国と華北、華中に、中央銀行を設立。華中では1943年4月に軍票発行を停止し、代わりに中央儲備(ちょび)銀行券を使用することになる。

中国国民党政府(蒋介石主席)の通貨「法幣」の流通を妨げ、経済的に打撃を与えることが目的だった。加えて、現地軍の戦費を効率的に調達する目的があった。そのため、日本側の横浜正金銀行上海支店(日本銀行の上海代理店)と華中の中央儲備銀行が互いに預金口座を開設した。

日本政府(臨時軍事費特別会計=日銀券) → 横浜正金銀(中央儲備銀口座) → 中央儲備銀(横浜正金銀口座=儲備券) → 中国派遣軍

との流れで、軍費は現地軍に渡る。儲備券は無条件に引き出された。戦争の長期化と戦線拡大と共に儲備券の流通量は増加し、通貨としての信用と価値は当然下落する

1941年2月23日,¨C37C:

中国“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顶住了日本的进攻,歼灭了几十万日本军人,消耗了大量日本军需”

1945年1月,罗斯福致国会咨文:

“我们也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斯大林对中国战场的评价只找到一句: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时,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时避免两线作战。”

可资佐证的是号称战略家的石原莞尔也有同样的感慨:

“日本忍辱屈服于苏联,以日本对华用兵故”。

举个例子: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则在¨C38C激战,战斗初期日军颇是占了上风的,苏军受困于政治清洗,将兵素质都不高,而且重心完全放在欧洲,但问题就在,明明可能打胜仗,日本在这节骨眼却无力给关东军更多支援,而苏军远东军却得到最高统帅部大力支持,厚集重兵,形成优势火力。

关东军急需支援,特别是弹药,可得到的陆军省回复却是:

“弹药有限,已优先分配给实施汉口战役的部队”。

可见日本受中国战场的拖累有多大,不要说对苏发动战略攻势,连有限战斗都吃力。

如果没有中国抵抗,趁着德国重创苏联的良机,日本把整个国家机器转为对苏作战,陆军海军主力一齐上,苏联在德日两线夹击中能否生存,还真是个巨大的问号!

因为远东苏军表面上保持着100多万兵力,但质量很差,真正的精锐全部都被掉往西部对付德军了,特别是坦克师,1941年6月远东苏军有8个坦克师,到下半年只剩4个,到1942年只剩2个坦克师,而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5年5月!

再以飞机为例,1941年6月的远东苏军有3188架飞机,可到了下半年只剩2100来架,此后一直延续到1945年5月,始终徘徊在2500多架以下的水平!(以上数字均见苏联阿奇卡科夫等合著¨C39C第1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版)

如果没有中国的牵制,日本主力全部转入对苏作战,并且没有受到中国战场的任何拖累,以远东苏军这个配备,以及仅凭远东500万人口,远东苏军根本是无法支撑作战的,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从元气大伤的欧洲抽调部队来支援远东,¨C40C时期更不会存在远东苏军的支援,从而进一步削弱对付德国的力量,显然苏联是无法同时支撑对德日作战

就算苏联能够在远东打败日军,但在两线作战的压力下,能否同时抵挡住西线的德军还真是个问号

再看看罗斯福儿子后来写的¨C41C,里边提到总统认为中国战场是阻止日德中东会合的主要因素

若没有中国战场的拖累,更多的兵力与资源得到解放,日本完全能腾出雄厚许多的力量迅速占领东南亚,牢牢的占据那里采不完的油田,甚至打下澳洲,进军印度和中东

我再补充一个,看看丘吉尔的侧面说法。

“在华盛顿我已经发现中国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甚至在上层人物的心目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大意义。我意识到有一种评价标准,把中国几乎当作一个可以同英帝国不相上下的战斗力量,把中国军队看作是一种可以同俄国军队相提并论的因素”

   --------丘吉尔¨C42C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至于美国,这是一个耍惯了滑头的投机份子,在世界最危难的时刻,指望它主动站出来独自跟德日开战?那还真是想多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直到1941年还希望避免同日本交战,并认为有把握实现这一点。只要德国被苏、英搞垮,到时候通过和平方式,说服日本放弃战争威胁。这就是美国算盘。

对于这些,有充份的资料证明。早在欧战爆发起,美国就确定了先德后日的战略,集中精力助英抗德,在远东则对日本取守势。美国之所以敢这么做,就在于中国战场制约着日军。

1941年8月初,美帝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此时距珍珠港事件只有4个月了,但当月9日的大西洋会议上,罗斯福仍对丘吉尔说“应尽一切努力来避免爆发同日本的战争”。

罗斯福对日本的如意算盘是:

“如果情况允许,就一直(把对日和平)延长到把希特勒打败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甚至可能使日本改变政策,而不必进行战争”
(Paul W.Shroeber,The Axis Alliance and Japanese :American Relations,1941,New Youk ,1958,chap., 9.)

9月份美国陆军部拟订的“胜利纲领”中,重心仍放在欧洲,而“对于打败远东的潜在之敌-----日本,没有考虑特别措施”(Ibid.,pp.60-61)

11月3日,距日本发动袭击珍珠港只有一个多月了,美国陆军计划署仍在一厢情愿的重申“在远东的原则目标是将日本置于战争之外”。

直到11月24日,离¨C43C只剩半个月时间了,罗斯福还向丘吉尔发去一份电文,大谈他对日本妥协的新方案,比如美国恢复与日本的经济的往来,包括重新提供石油!开始中日谈判(实际就是逼中国向日本妥协)以换取日本不向太平洋地区用兵,甚至允许日军在印支北部驻兵。

也就是说,美国一心对日避战,妄图牺牲中国,让中国来承受全部的军事压力

最终是中国的抵抗,让日本扛不住消耗,被逼得抢东南亚,跟美国狗咬狗起来,美国这才在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丑剧下,不得不加入二战,站到中苏两大主力的行列中间,为人类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共同奠定基础

日本如果不是被中国战场搞到国力濒于破产,而是将省下来的巨量资源、经费用来大搞海军、海航,太平洋战场初期将更发如狼似虎,到时美军将面对的是更多的日军航母、航空兵,素质更优秀更多的日军飞行员,舰员,更多的日军,那就不是珍珠港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而是美国西海岸安不安全的问题了。

日本不侵华,光省下的直接军费都是300个亿!相当于200多艘¨C44C的造价,或者300艘加贺、赤城!可以培养更多珍珠港、中途岛那种素质的海航飞行员,而且对国力负担伤及各方面元气的因素可以避免了,日本经济、科技、元气会强大许多

按美国学者说法,日本当时已在各主要工业产量赶上并接近了法国,都认为是侵华战争沉重的打击了日本国力,否则追上英国也不用多少时间,,不至于拖延到60年代

如果中国早早投降,到时候一个元气强大许多的日本与德国夹击美国。整个轴心国集团联合起来围攻世界第一,加上前期美国军力的不足和德日充分的准备,美国就算不被灭也得脱层皮

如果不是中国的抗战,没有中国的贡献,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军力就会全部沉入海底,为什么这么说呢?

1929年出现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水平后退到1908年-1909年

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国在干什么呢?在抗战抵抗日本人!将日本完全拖进中国战场14年之久,大量消耗日本国力,使日本面对两场战争

经济危机战,一场巨大消耗国力的侵华战争

仅仅是1937年—1941年,日本侵华战费支出为377.58亿日元,占大东亚战争期间(1937-1945)的日本陆军总预算914.5亿日元的41.3%,也就是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4年的侵华战争,就消耗了日本陆军近一半的军费!严重制约了日本军事实力和经济的发展!

如果不是中国向日本抵抗日本全面持久的抗战,那么日本就会有充足的资源发展军事力量,发展海军,发展空军,在¨C45C上,就会有压倒性的优势,而不是只出动6艘航母,441架飞机,日本就不会因为害怕损失而撤退,没有直接占领珍珠港,而珍珠港上有日本的生命源泉,450万吨油库!

中途岛美军的胜利也是一样的原因,因为中国抗战消耗了日本大部分国力,导致日本生产力充足,也无钱生产,军力不足,导致日本海军在优势兵力下,依然不敢压上去打美国两个航母编队,最后错失战机,全盘皆输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日本,就已经在中国战场耗光了国力?

首先,中国将日本拖入了总体战,使日本陷入了不堪重负,迅速衰落的泥潭:

“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在国内,国家总动员法大部已付诸实施,对物资实行配给和统一控制等,国家正逐步转入非常时期体制。但是,长期战争必需的国力却处于日益衰退状态“

  ”1940年的武器生产比日中战争爆发的1937年增加3.5倍,而代表国力的钢铁在这一时期却减产了25%。”-----第七章

“日本如维持现状,将逐步衰落,不久就会自取灭亡。这样,日本与其坐待国运衰落,不如下决心作一决战。当时的日本领导是出于这种考虑而决心对美开战的”-------第十二章

以上均见《大东亚补给战》

日本防化兵 谷疆荣静夫在中国战场时,它所在部队经常放毒气屠杀中国百姓。后来退役归国,去毒气工厂工作,当在广播里听说日本向美英宣战时,他的反应是:

"我一生还没有这么震惊过","泪水在我的眼眶里不停打转,我感觉,我这一生就这么完了。尽管日本不停吹嘘,但实际上它已经在中国战场耗尽了一切,这样一个疲惫不堪的国家,怎么可能是美英的对手?!

-----《日本人口述"二战"史》

历史学者藤原彰更直言: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夺去了日本完成战争的能力”——————《日本近现代史》第3卷

武汉会战结束后的1939年,日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56亿日元,已远远超出了日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从而“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以致其参谋总长和陆相自称:“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大致在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编制、装备和部队战斗力,总的来看比会战前有所下降

"东京所谓的这次‘¨C46C’现在每天花费500万美元,并且引起了国防费的更大增长。1938年采取了限额配给,而且还实行了一连串的规定,实际上使日本处在了‘总体战’的动员状态。日本政府为了支付巨额国防开支而越来越多地借债,所以国债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螺旋式上升,使这一战略更难于维持的是,日本外币和原料储备日益减少,并且越来越依赖于从非难它的美国英国和荷兰进口。

在对中国的战争中,其空中力量耗费了大量的燃料,在这之后,被迫‘命令工厂减少使用燃料37%,轮船减少使用15%,汽车减少使用65%’。这种状况对日本人来说更加不可忍的"

---------------美国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 92版第378--379页

为什么说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因为:

1、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的国家

2、中国战场直接导致了日本与英美的对立,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3、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场的英勇作战,迫使日本不得不继续维持在华的军事存在,牵制了日本大量的军队

4、作为中国战场的延伸,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法属印支那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大大增援了太平洋战场

5、中国政府在长达十四年里的坚持抵抗, 使日本的国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侵华战争,是日本人自己视为根本所在,太平洋战争只因解决不了这一根本问题而次生出的冒险。是中国战场,使日本的国力与未来道路,发生了根本转折。

中国战场的意义在于使日军的兵力不能全部投入到东北,威胁苏联,即便苏联能够打败日本,但在两线作战之下,苏军能否在西线战胜德军还是个未知数。在1941~1943年间,中国战场已经升级为了中印缅战区,这个的价值不用多说

中国战场同欧洲的苏德战场,都起到了将德、日两大法西斯强国隔离开的作用(我之前写过的回答和文献都可以证明,下面会给出链接)使它们始终无法联为一体,不得不被孤立的分离在欧、亚各自为战。可以推想,假如中国和苏联早早放弃抵抗,德日法西斯合为一个整体共同作战,英国还能不能挺住,美国还有没有参战的胆量

中国战场的意义在于牵制消耗了大量日军军力、物力,和大部分资源,战略牵制了日本,致使日军既无法威胁苏联,也在太平洋战场嚣张不了多久

因为中国对日牵制的存在,美国才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将主要军力投入在欧洲战场,对抗他的主要大敌德国,完成在欧洲的兵力部署,对德国法西斯的战略包围,并且还能在太平洋战场上抵抗日本,甚至是在“先欧后亚”战略的牵制下同时进攻日本帝国,才能同时在欧亚战场与德日军队作战

为赢得这场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中国共有超过3500万人伤亡,其中中国军队累计伤亡380万

日本法西斯则因为与中国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大量日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被重创,因而极其有力地支援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反攻、同时得以支援盟军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集中主要的资源和军力先攻纳粹德国

整个二战,中国付出了仅次于苏联的伤亡和牺牲取得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之前(1937-1941)独自抗击并消耗了日本大量国力和军力,就仅仅是牵制这一点,

就足以是对日作战贡献最大的国家

抗日战争中,日军为什么使用添油战术而不是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 凯文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9773187/answer/3011095426

历史
0
有哪些以为是小罪,其实是重罪,判刑很重的案例?
上一篇
抗日战争惨烈到何种地步?
下一篇

聚合文章

《流浪地球 2》里,要求五十岁以上的执行必死的任务,是否是道德绑架?
曾经很火的迅雷,为什么现在不怎么火了?
百度网盘检测
《Set Yourself Free》 - 澳大利亚反逃学公益广告
你听过的最可爱的拒绝是什么?
有哪些让你目瞪口呆的 Bug ?

猜你喜欢

你的长辈干过哪些逆天的事?

2 周前
19 0

如何评价网络统计男方失业超过一年,女方提出离婚概率超80%?

2 周前
13 0

哪一瞬间,你意识到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2 周前
14 0

女性在几乎世界范围内都发展成第二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月前
51 0
Copyright © 2019.5-2025 WallPaper.Today. Designed by nicetheme.
始于2019年5月,夏,一直想弄个图集形式的图片网站,历经艰辛,终于开始。 鄂ICP备18019477号
  • 首页
  • LOL
  • Pixiv
  • 人像
  • 视频
  • Zhihu
  • About
    • 提示
    • 未分类
  • Sitemap

搜索

  • 故事会
  • 源计划
  • 动漫
  • 微博
  • 情人节
  • 星之守护者
  • 猩红之月
  • SKT-T1
  • 清纯
  • 历史

Nono

303
文章
0
评论
439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