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来不想谈这些东西的!但是呢,这几个被几个挂着上海IP的人恶心到了,还是谈谈吧!
我本人是一名党员,也参加着扶贫工作,但是不在大凉山地区,我现在在云南昭通,离大凉山不远,去过几次!是去和他们交流扶贫工作经验的!也去过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村寨,看到了许多在云南地区扶贫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
凉山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6个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显得平铺直叙的一句话概括不了凉山的贫困,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上的贫困。
其实这里才是哪些大喊“伤痕文学
”的人该来的地方,看看哪些成天守着火塘,或者蹲在墙角晒晒太阳,是天气寒冷的缘故,是自然环境的逼迫,也有一种生活习惯的沿传。可日子久了,便成了一种精神的萎顿和麻木,成了一种龟缩的生命状态,加上彝族那裹得紧紧的黑色披毡,捂得严实的面孔,都构成了凉山一种常见的沉闷景象。的确会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甚至会有一种萎靡不振的精神失落。让人有一种无法排出的地域氛围。正是在这种漠然若失的情调中,隐含着的则是精神和文化的缺失与困顿。
哪些看起分析的面面俱到,分析得有理有据,网络上谈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的解决之道的人有很多,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可行性。
网络上对西南地区的扶贫工作也是各执一词,诸如:“你说大凉山的人懒,他说没有工作的机会;你说政府不作为,他说我们投了很多钱;你说“嵌入式
”发展排挤彝族人,他们说彝族人连汉语都说不利落;你说移民扶贫,他说是为了“抢矿”;你说公益组织给他们很多帮助,他说公益组织修学校的人要回扣……”这样的评论多不胜数!
但是实质上就是这些人都只是网上键政家,实际可能他们连凉山彝族聚集地分布他们都不知道!不明白凉山地区扶贫的复杂性,复杂到让人无从下手。
扶贫工作室一个政治任务,也是我党践行全民富裕的见证,但是落到实处真的是千难万难!
兴一地必立善法,但是梁山地区的司法工作是真的很复杂;现代社会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的交通和通讯方式之上,大凉山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不便,现代社会的各种法律和条例,在这里实施起来异常艰难。譬如:有警察去寨子里抓拦路抢劫的罪犯,等警察走进寨子的时候,这些人早已经跑到高山中无影无踪。而原有的那些这些古礼古法、乡规民约却因为有悖“法制的精神”都已经被法律管理制度冲击得荡然无存。更糟糕的是一些作奸犯科者总是能在法律和乡规民约中游荡渔利而逃避处罚,这样的情况让很多司法从业者无所适从。
有人说怎么不搬迁扶贫,这完全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很明显是没有接触过扶贫工作。
不结合实际进行通盘考虑,规划好具体措施,是搬不了的!你总不能用强去把他绑走,还有对土地流转
,经济发展这些东西,他们都完全没有概念。
受教育程度低、乡土观念强,担心既有权益得不到保障,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没有什么积极性可言,搬出来了要盘货资源,不然搬与不搬没有什么区别,大量的彝族壮劳力流失,要搞扶贫车间之类的项目,也是很难,配合是配合你了,但是没有任何工作效率可言,散漫惯了,你要求他听听怎么学习卫生生活习惯,还是我行我素,没有什么想变好的想法。等靠要的思想很严重!
在大凉山地区要实行教育也是很艰难,除了这几天暴出来的“支教秀场”事件,凉山的师资力量引不进,留不住,干不好!已经是常态了,哪些前来的支教老师们的确让人佩服,但是他们都会经历迷茫,不知道自己来到这里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教育是要形成体系的,来支教的老师们很难明白这种没有任何教育基础的地方要整么去搞,怎么去教,民族信仰等观念让教育的进度和成效变得就像蜗牛爬一样,开启不了民智,没有办法把先进的知识和发展的理念带给他们。
大凉山彝族最大的问题在于民族性的制约,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地方,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观念、疾病,上世纪90年代又沾上了毒品这个恶魔,让这里雪上加霜。
还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俗。很多人存在着“苦熬不苦干”的想法,也就是懒。大凉山彝族的传统习惯更多地趋向于“重义轻利”,甚至有“以务商为耻”的行为规范,“喝在酒上,穿在银上,用在神上”是当地的真实写照。存在男人不干活,女人主内又主外的传统。这样的传统加剧了扶贫的艰巨性,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当地轻生重死观念严重。人们互相攀比葬礼的豪华程度,也因此加剧了这方面的消耗和开支。包庇犯罪,聚众抗法,还残留的“宗教权利”,“种姓制度”,这些原因极大的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处于金三角经云南运毒到四川的必经之路,凉山地区成了毒品的重灾区。常常出现贩毒村,即整个村子的青壮年都从事贩毒和毒品相关工作。同时,有运就有吸。凉山地区在毒品传入后,非常多的人染上了毒瘾。而随着毒品随之而来的,是疾病的传播,其首要即艾滋病。
崇奉原始宗教的民族有早育的传统,很多年轻人有多个性伴侣,性之间的传播也加剧了艾滋病的泛滥。
加上对生理知识的认知不全面,没有传统儒家伦理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大凉山地区蔓延的很厉害!
一开始都觉得用替代思维能解决凉山贫困问题,但大家都忽略了不同文化语境下思维定式的影响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贫困不是输血能解决的,造血也不是说干就能干的!
发展生产力不是喊口号,没有资源,劳动力素质和转移支付
的支持是发展不起来的,发展什么也是一个问题,复杂的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交通的制约等等许多问题都决定了发展生产力的上限和快慢。
教育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育人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生活习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落后认知,民族思想观念的约束让教育推进变得困难重重,没有教育就培养不了合格劳动力,培养不了能起带头作用的模范带头人。
民族宗教问题也是一笔烂账,宗教管理局的同志们也是很为难,以洁净与污秽具有神圣与秩序、外部边界与内部区隔、隔离与阶序、三元对立的四个原则构成的原始毕摩文化,没有经过宗教改革,处于蒙昧的以努力制为基础的原始神学在奴隶制被取消后,彝族人的无所适从与现代文明的冲击,让彝族人变得迷茫,盲从,无所适从,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把哪些落后愚昧的思想观念结合在一起“高价材料” ,“性解放”等等开始蔓延滋生,还存在着一些和基督教教义结合的信仰,很难去解决一些问题。
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民族地区的行政工作室复杂的,在保留文化传统的同时要保障民生,让人很难取舍,比如倍受诟病的坐在火塘边席地而坐吃东西,不爱护个人卫生等,只好出台“五洗工程”,规定改变生活习惯,结果是被认为是权利的滥用,但实际上没人看见过他们的真实生活,比如祭仪,丧葬都很铺张浪费,而且还容易引起群体性混乱
,但是你能禁止吗?不能,这样说在破坏民族信仰。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没办法啊,弄不好就是被人肉开盒!
信奉原始宗教的少数民族都有一个很奇怪的认知,他们的义利观和族群认同非常强烈,他们喜欢为自己的文化合历史增加自己思想观念的注脚,形成民粹思想,更是加剧了改革难点。
信仰原始宗教的族群,如果按照个人主义的道德观来说,没有任何人有权力替他们反思,包括他们自己的成员。因为民族是一个群体,而族人是个人,没有哪个个人能代表一个群体。这是一个自由的社会,一个自由的时代,一个人如果犯了错,自然会有法律惩罚他。每个人都是法治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社会制度内做着他们想做,并且认为该做的事。
要想改造好大凉山只能用当年开辟根据地的精神和毅力来改变这里,时间会给时代答案,建设的路上总是坎坎坷坷!
谢这篇文章的原因在于看见题主的提问,也是为了让那些开嘴炮,喷体制问题的,喷市场不自由的,别当键盘政治家了,哪怕你真的去看看呢!
为什么大凉山接受了那么多捐助依然那么穷? - 狄仁杰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228945/answer/3531696926